我们必须理解为什么必须创新,创新不一定跟产品有关,创新的目的是解决矛盾。矛盾是处处存在的,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需要“经验和智慧”,解决产品技术矛盾需要“知识和方法“。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围绕制造业,所以下面内容是关于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技术的。企业经营活动中矛盾很多,是否高手看你解决矛盾的能力。如:1、价格与销量:按照经济学原理,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。现实销售过程中,毕竟有些客户很在乎价格,所以价格高销量肯定低些,价格低则销量高些。但是企业肯定希望价格不降低,销量随市场规模成正比增长,这就需要你的经营智慧。低价竞争其实是“无能“的表现,因为谁都会。2、质量与成本:按一般情况“质量好意味着成本高、成本低意味着质量差“,但是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可以做到”质量提高成本基本不变、或者质量不变但是成本降低“。在笔者的前一篇文章里讲过,”尽量在产品研发阶段暴露问题、多做QA的事情少做QC的事情”,大疆无人机就是典范。3、准时交付与库存控制:大多数企业做库存有两个原因,一是“怕来不及交货”,二是为了“平衡生产”。但其实这个矛盾不难解决,比如“交付与库存”的矛盾,可以通过优化“输入订单”和“采购订单”的算法,来平衡这对矛盾。ERP本来就是干这活的,但需要你学会运用这套算法。当然不止这些矛盾,本文的重点是技术创新,我们详细聊聊物理矛盾和技术矛盾。1、物理矛盾是一种“自相矛盾”,只涉及系统中的一种性能指标。为了某种功能的实现,对这一性能指标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要求,或对该子系统或部件提出了相反的要求。如:手机屏,既要大—浏览和操作方便;也希望小—可以单手操作;飞机的机翼既希望大-提供更大的升力,又希望小-减小飞行阻力;过滤网的孔眼既希望小-过滤效果好,又希望大不易阻塞且容易清理。2、技术矛盾两个或多个输出参数打架。如:将汽车马力提升了,可以增加动力但是油耗也增加了;空调出风口风速提升了,但是噪声也加大了;手机屏幕加大可以方便浏览,但是电池能耗增加导致电池续航时间缩短。如果你学过质量屋QFD模型,屋顶部分的产品技术要求“负相关”的部分就是产品设计时的“矛盾”,能否解决这些物理或技术矛盾体现了产品的水平,搞定了就是产品的“卖点”。解决这些“矛盾”往往需要创新的方法,这也是“发明专利”的重要来源。所以产品设计的关键是“解决矛盾”,没有矛盾的地方“大家都会做”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:计算机系统始终有个矛盾未解决,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还是服务器,就是CPU或GPU高速运行时的散热问题,现有的散热产品其实并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。如果你有办法,肯定能发大财。TRIZ理论介绍了一套创新的方法,大家可以视听笔者的网上课程。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:1、分离原理①空间分离:矛盾发生在不同空间,两个空间不交叉。如“组合家具、空调室内室外机、可伸缩天线等等②时间分离:矛盾发生在不同时间,两个时间不交叉。如:美工刀细纹、自动麻将机、水车、火箭燃料推进器烧尽脱离等。③条件分离:对立矛盾在不同条件下发生,两个条件不交叉。如:瑞士军刀、一次性餐具、一次性注射器、面包碗、洗浴液代替香皂、感应水龙头等。④系统分离:矛盾发生在系统不同层次上,两个层次不交叉。如:口罩、食品充氮包装、汽车维修下沟槽、温度变色预警、碳钎维等。当然现代IT技术的使用使得用“分离原理”解决矛盾更容易了,如“使用嵌入式系统,可以不考虑条件分离的两个条件是否交叉,系统分离也不用考虑两个层次是否交叉”,空间分离和时间分离也可以用嵌入式系统实现。但是实践证明:机械结构的可靠性比电子线路高,电子线路可靠性比软件高(你可能无法理解),所以能不用软件解决的问题,就尽量不要用软件,波音Max事故就是例证之一。2、TRIZ解决矛盾的套路这里涉及的内容太多,就不一一说明了。要详细了解,建议学习网上课程“产品创新原理”。3、物-场模型所有单个功能都可以用物-场模型来描述,功能描述:动词+名词,如“洗衣服”物-场模型描述:用洗衣机洗衣服,进一步“利用洗衣机的机械场洗衣服”功能故障一般表现为:没有功能,功能太强或太弱,有害功能出现等。上表是解决“功能故障”的一般解法,当然TRIZ理论介绍了76个一般解。现实中,我们进行创新时,能够充分用好“分离原理、TRIZ套路、物-场模型6个一般解法”,必要时配合嵌入式系统,应该基本上可以解决绝大部分创新问题。当然这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:大学里各位所学的物理、数学、化学和工程技术原理是创新的基础,因为“场”是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,而“场”一定是基于某种科学原理,如:光电转换、磁力作用、磁热现象、超声特性、相变潜热等等,只不过这些“场”已经被设计成了某个功能件如电机、电磁阀、泵、静电发生器、电阻丝等。工程计算和软件算法也是创新的一部分,如:一方面要给“工件”快速加热,又要保证到达一定温度后“温度能保持恒定”,这就需要算法。机器人和智能设备更是如此,但是算法的基础是你的“物理和数学”基础,而不是软件和计算机知识。因此创新有时需要多种专业人才配合才能完成最后的产品。——易如清老师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tp/77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