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磁阀

搭上特斯拉们的快车,绍兴老板身家270亿

发布时间:2025/3/26 11:54:38   
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 http://cgia.cn/news/chuangyi/1664745.html
绍兴,古称越州,自古是文化之城、名士之乡。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绍兴,如今是浙江省内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三的城市,仅次于省会杭州和良港宁波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年底,绍兴市共有63家上市公司。这样的成就,离不开绍兴人的勤勉和智识。绍兴上市公司中的龙头企业——三花智控,主攻热管理解决方案,上市十多年,市值从不足10亿元,上涨到了如今的多亿元。70多倍的涨幅背后,老板张道才从一个地方小厂出发,打败国外竞争对手,进而拿下全球50%市场份额。如今,三花智控已是特斯拉、戴姆勒、沃尔沃、宝马、蔚来等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的供应商。根据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,张道才家族身家亿。不过,如今被冠以首富之名的张道才,却是穷苦家庭出身。01、教书匠出身的厂长年4月5日,在绍兴市新昌县东部的一个村庄,一个真正穷乡僻壤的农村山沟,张道才出生了,在家里排行老三。为了延续张氏家族的香火,三虚岁时他被送到不远处的另一个村子,认嫡亲舅舅为父亲。养父张贵金当时只有几亩薄田和几块难以耕种的山地,一家人度过了几年吃不饱饭的日子。年,刚刚高中毕业的张道才回到村里,成为村办小学的老师,工资每月23元。稳定的教师生活里,命运的转折点在悄悄来临。年下半年,在当时公社农机厂厂长的邀请下,张道才从小学教员变成了农机厂的一名业务员。后来,在当时公社书记的支持下,张道才又回到村里,与村大队以及20多个农民一起,以村里一座破旧的古庙为基地,创办了名为“红星农机厂”的小五金加工厂。这个小五金厂与时代的反差,就跟古庙里放着的加工机器一样,极为不协调,许多人在等着看戏。在这个不通公路的小山村,张道才居然从宁波请来了两位师傅,负责厂里的技术工作。短短几年时间,小五金加工厂的年利润做到了元左右。这对于一个穷山沟里的小村庄来说,已经是不小的奇迹。不久之后,改革开放的春风来了,张道才又碰上了一个关键机会。那时,亏损多年的新昌西郊公社农机厂想要发展业务,迫切需要人才。经一位老友推荐,年10月张道才被聘为西郊农机厂供销科科长,每月工资80元,外加25元出差补贴,当时农机厂厂长的工资只有他的一半。多年以后张道才回忆,“那是我一生中感觉最好的时候,一下子给了这么高的待遇,人好像都高了几公分。”当然,他也知道这样的待遇意味着什么,“要是做不出业绩,什么都不用说了。”张道才挤长途汽车、挤人满为患的硬座火车去跑业务,一个普通话不标准的南方人,在陕西宝鸡拿下了第一单高达元的订单。当时,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忙起来了的农民生产效率迅速提升,同时,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开始出现。人们开始尝试多种经营,马路边开始有了“马路饭店”。也是在这种情况下,张道才发现了做冰箱制冷配件的商机。马路饭店需要冰箱来冷冻鱼和肉,冰箱最简单的配件冰箱铰链,一个叶子一个锁,制作门槛很低,只需要铜匠投入一个炉子的成本就可以制作。改革开放后,许多乡镇企业也开始进入冰箱市场,配件需求增长迅速。很快,张道才拿到了许多冰箱铰链订单,当年,厂里实现了7.09万元的产值,不仅扭亏为盈,还实现了2.5万元的利润。随后,张道才的目光转向了当时供不应求的制冷配件——膨胀阀。他买来样品做研究,请来老师傅做研发,不久就完成了技术攻关。年8月,虚岁35岁的张道才被任命为新昌制冷配件厂厂长。后来,这一年被定义为三花集团元年。02、告别草莽时代张道才当厂长,正好赶上了社队企业向乡镇企业的转型。之后几年,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辉煌时期,乡镇企业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。新昌县交通不便,张道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没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,不宜生产耗材过多的产品。因此,他选择了体积小的制冷配件作为厂里的核心产品,将自身定义为冰箱大厂的上游配套厂商。制定好了发展方向,还需要技术攻关。新昌县不到公里外的上海,成了张道才寻求技术支持的靠山。在还是副厂长的时候,张道才就已经主动去上海求师问道了。在他多番盛情邀请下,请来了上海交大的黄滋德、陈芝久等专家教授。张道才每天一早就去专家住的招待所报到,陪同一整天,晚上很晚才离开,千方百计寻求合作机会。“穷得滴滴哒,也没什么东西,就是诚恳。我们就是这样子被他感动的。”陈芝久教授回忆当时说。那之后,他就成了厂里的“星期天工程师”。除技术人才外,张道才还请来张刚、盛江等多位管理人才。年,人才战略效果初显,冷配厂开发的新型热力膨胀阀通过省级鉴定。当年,厂里的利润第一次超过了百万元。年,冷配厂销售额达到.4万元。也是在这一年,张道才走出了国门,见识了外面的世界。张道才与陈芝久等人一起前往欧洲考察,重点参观了丹麦零部件巨头丹佛斯。成立于年的丹佛斯,当时已经从一家小企业发展为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,拥有1.8万名员工,是全球生产自控元件最有名的公司之一。丹佛斯的行政机构、研究开发部、培训基地等,以及高学历高素质的工人队伍,与新昌制冷配件厂小批量作坊式生产,每年有几万个零配件产出已属不易的情况比,是“两重天”的区别。这种巨大的差异,也催生了张道才变革的欲望,他想告别草莽英雄的时代,让冷配厂成为像丹佛斯一样高效运转的机器。回国之后,他开始投入巨大成本,研制二位三通电磁阀,接着研究三通阀,四通阀。03、兰柯之战年,三花第一条四通阀生产线竣工投产,当年产能30万套。次年,三花的四通阀产品开始投入市场。尽管产品还不成熟,还有许多技术问题亟待攻克,三花还是引起了巨头兰柯的注意。兰柯是四通阀的缔造者。年,美国兰柯公司设计发明的四通换向阀,改变了空调只能制冷的历史,并由此开启了兰柯的黄金时代。差不多长达40年的时间里,全世界大部分的空调都在使用兰柯的四通阀。年,兰柯公司派出中国区总裁亲自上门商谈,并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:出资3亿元收购三花的四通阀业务。当时,三花在四通阀业务上的投入约为0万元,3亿是10倍的溢价,这是一个很难拒绝的报价。张道才领着兰柯团队游览了当地的大佛寺,最后还是拒绝了收购。张道才当时的考虑是,找个好产品并不容易,随着空调市场的逐渐成长,四通阀将会成为三花的核心产品。而对于三花来说,必须有支撑性的产品,才能支持企业长远的发展。不过,这一抉择也成为了他身上沉重的压力,如果四通阀做成了,他将“一战封神”;如果做不成,他将会成为三花的罪人。四通阀项目上0万的投入,让公司的现金流颇为紧张,每个月到了15号要发工资的时候,管理层就要让负责出口业务的同事抓紧去追回汇款。压力之下,张道才为公司制定了“对内抓质量,对外抓市场”的策略,一方面开始改进制作工艺,提升产品质量,另一方面开始积极开拓市场。夏普是空调领域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家电外资企业,但是一开始零部件依赖进口,交货周期长,成本也高。当时,夏普希望能在中国找到一家替代进口的厂家,三花抓住机会以成本优势切入,成为第一家四通阀国产化的企业。那时,四通阀海外进口元一个,三花元切入市场,价格低了20%。拿下夏普后,三花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市场策略,把市场服务搬到潜在客户家门口,在上海、广东等地先后设立事务所。随后,海尔、科龙、格力、美的等一个个成为客户。当时的副总任金土曾经说,“年,四通阀销量30多万套,销售额达到0多万,三花完完全全缓过劲来了。”凭借成本优势,三花开始在全球市场步步紧逼,而兰柯则开始节节败退。年,兰柯关闭在美国的工厂,年,又关闭了在日本的生产基地。而当年的三花,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百分之五十,销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。(四通换向阀)年,三花开始进军北美市场,兰柯已经无力回击。当年9月20日,三花集团斥资万美元,收购兰柯公司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。伴随这场跨国收购,偏居浙江新昌县城的民营企业三花,高调进入了大众视野。其在四通阀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,由50%提升至60%以上。04、进军新能源在一片欢庆中,张道才却敏锐地意识到:三花收购兰柯依靠的是成本领先优势,但要真正成为国际行业领军企业,必须依靠科技品牌领先。同时,三花所从事的传统制造业务已经进入“红海时代”,利润率越来越低,他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。年,张道才在杭州拜访老友、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时,他们发现彼此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tp/838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